-
180余件夏商周时期一级文物将亮相“安徽文明史陈列”展
记者29日在安徽博物院采访了解到,“安徽文明史陈列——夏商周时期的安徽”展览将于5月1日开始在安徽博物院蜀山馆(新馆)对公众预开展。
넶5 2025-04-30 -
《世界记忆名录》再添三项中国文献遗产 文明的刻度,让世界记住
近日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《世界记忆名录》,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《随州曾侯乙编钟》《少林寺碑碣(566—1990)》以及中国与斯里兰卡联合申报的郑和遗存《布施锡兰山佛寺碑(1409年2月15日)》。至此,中国共有18项文献遗产入选《世界记忆名录》。
《世界记忆名录》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的,旨在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中规定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任务,促进文化遗产利用,提高人们对文献遗产重要性的认识。其所指文献遗产不仅包括纸莎草纸、羊皮纸、棕榈树叶、木片、石片、纸张等传统载体,还包括录音、电视电影作品和数字媒体等新型媒体。新入选的3项中国文献遗产凝聚了哪些珍贵记忆?让我们一同走进人类共同的记忆财富,感受文化瑰宝的魅力。넶4 2025-04-29 -
实验室握手红毯 科技与影视“双向奔赴”
让科学家走上电影节红毯,在怀柔,已不算新鲜事。
怀柔,一手是创新引擎——怀柔科学城作为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,已迈入全面运行新阶段,2.5万名科研人员在此工作生活;一手是光影先锋——中国影都作为北京打造中国电影高地的重要承载地,汇聚了1800余家影视文化企业,去年8部票房过10亿元的影片,有7部出自怀柔影企。科技和影视的融合发展,科技与影视的“双向奔赴”,让影视艺术插上“科技之翼”,也让科技有了更文艺的表现形式。넶105 2025-04-28 -
-
山西:大山深处“寻宝记”
这里是山西省太原市北部的天门山,隐藏在群山之中的一片宁静之地。时下,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(以下简称“四普”)第二阶段——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实地调查将于5月结束,各项工作已进入冲刺期。
넶6 2025-04-27 -
-
第十届中国(安庆)黄梅戏艺术节将于9月22日至10月8日举行
北京9月4日电 (记者韦衍行)9月3日,第十届中国(安庆)黄梅戏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。会上宣布,本届黄梅戏艺术节将于9月22日至10月8日在安庆市举行。
-
2023年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电力能源高管人才研讨项目启动
2023年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电力能源高管人才研讨项目在国网技术学院启动,来自俄罗斯、菲律宾、葡萄牙等10个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的32名来宾参加启动仪式。
-
全球能源转型之路曲折中前行
2023年,全球油气市场受多方因素扰动,导致供需不平衡加剧、价格波动频繁,市场行情充满不确定性。化石能源系统凸显出的脆弱性、不稳定性及其对气候造成的危害,使得各国发展清洁能源的决心不断加强,能源转型步伐依然铿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