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180余件夏商周时期一级文物将亮相“安徽文明史陈列”展

    记者29日在安徽博物院采访了解到,“安徽文明史陈列——夏商周时期的安徽”展览将于5月1日开始在安徽博物院蜀山馆(新馆)对公众预开展。

    5 2025-04-30
  • 《世界记忆名录》再添三项中国文献遗产 文明的刻度,让世界记住

    近日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《世界记忆名录》,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《随州曾侯乙编钟》《少林寺碑碣(566—1990)》以及中国与斯里兰卡联合申报的郑和遗存《布施锡兰山佛寺碑(1409年2月15日)》。至此,中国共有18项文献遗产入选《世界记忆名录》。

      《世界记忆名录》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的,旨在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中规定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任务,促进文化遗产利用,提高人们对文献遗产重要性的认识。其所指文献遗产不仅包括纸莎草纸、羊皮纸、棕榈树叶、木片、石片、纸张等传统载体,还包括录音、电视电影作品和数字媒体等新型媒体。新入选的3项中国文献遗产凝聚了哪些珍贵记忆?让我们一同走进人类共同的记忆财富,感受文化瑰宝的魅力。

    4 2025-04-29
  • 实验室握手红毯 科技与影视“双向奔赴”

    让科学家走上电影节红毯,在怀柔,已不算新鲜事。

           怀柔,一手是创新引擎——怀柔科学城作为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,已迈入全面运行新阶段,2.5万名科研人员在此工作生活;一手是光影先锋——中国影都作为北京打造中国电影高地的重要承载地,汇聚了1800余家影视文化企业,去年8部票房过10亿元的影片,有7部出自怀柔影企。科技和影视的融合发展,科技与影视的“双向奔赴”,让影视艺术插上“科技之翼”,也让科技有了更文艺的表现形式。

    105 2025-04-28
  • 陕西凤翔泥塑: 千年泥塑绽新彩

    仲春时节,驱车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城东的“泥塑第一村”——六营村,还未到村口,一尊20多米高的巨型“泥塑坐虎”便映入眼帘。

    6 2025-04-27
  • 山西:大山深处“寻宝记”

    这里是山西省太原市北部的天门山,隐藏在群山之中的一片宁静之地。时下,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(以下简称“四普”)第二阶段——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实地调查将于5月结束,各项工作已进入冲刺期。

    6 2025-04-27
  • 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 新发现文物遗存297处

    4月26日,“考古中国”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四川成都召开,发布了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。

    6 2025-04-27

相关栏目